
“治水、醫療垃圾袋數200個”、“消毒液20瓶”......這是凌晨2點多的物資保障組高新庫房傳出來的聲音。11月1日22時53分,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,天元區應急管理局全體黨員干部職工聞令而動、向“疫”而行,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沖鋒到最前線、戰斗到最前沿,書寫了一份份“應急人”的抗疫答卷。
作為天元區疫情物資保障“大后方”,疫情當下,天天應急“守夜人”時刻準備。凌晨迅速集結到位,隨即展開工作,這是天元應急人這幾天的日常。這幾天,高新區工委委員、天元區委常委、區人民政府黨組副書記、常務副區長、防疫物資保障組組長劉輝就防疫物資保障工作多次進行指導,讓我們“有的放矢”,準確把握好各項環境的節奏。
天元區應急局局長齊華,是黨員干部,是防疫物資保障小組副組長,也是庫房“總指揮”,來自財政局的謝波勇是副組長。我們嚴格按照發放物資審批程序執行,按照隔離賓館、核酸采樣點提供的所需物資清單,根據其數量,認真計算“配貨”,從采購、入庫、發放,環環相扣,所有的醫療物資第一時間調配到位。
天漸漸的亮起來,一天又開始,我們已經基本完成了發放工作,物資陸續的被取走,大家有了片刻的休息,我們的隊員好像剛坐下來,就睡著了。
“泰山路街道來取物資了,請大家做好準備。”“一千個手套數好了。”……李文靜是我們的發放組組長,她聲音清亮,我們叫她“播送小喇叭”,剛忙完上一批物資配送配送發放,她又開始跟我們說新任務。
清點、裝運、發放…這些環節,我們重復了太多次。
忙碌背后,是我們的連軸轉。連續四夜未合眼的齊華隨身攜帶救心丸;年過半百,眼睛已模糊的瞿桂龍;有物資一到就上去搬運的吳狄、龍舟;把孩子一人放在家,夫妻齊上陣的李文靜……每一件防護服、每一個口罩、每一瓶消毒液的背后,都映照著我們艱辛的付出。
應急守夜人只是疫情工作中的一個縮影,也是我們助力疫情防控的初心所在。我們不是超人,只是平凡的應急人,我們是共產黨員!但我們不僅僅是會應急救援、安全監管的守夜人,也是守護制造名城、幸福株洲美好家園的“應急兵”。
責編:鄒雅欣
初審:鄒雅欣 二審:鄒雅欣 終審:于芳
來源:株洲高新區(天元區)融媒體中心
下載APP
分享到